编者按:“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桃花堤畔的桃花竞相争艳,映红津门,引来无数游客观赏。这里是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的旧址,相传,当年的莘莘学子,每天清晨都会在这儿诵读英语,久而久之,桃花林的鸟儿受其熏染,鸣叫之时,都会发出英文般的悦耳声。这当然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足见,桃花堤在天大学子心中的地位——精神归属地之一。而北洋园新校区的桃林,正是为了延续这份精神归属。...
本期,我们将继续向大家推介北洋园新校区道路命名背后的故事。2014年,天津大学启动了新校区主干道路的征名活动,广大师生、校友积极参与其中。事实上,新校区现行道路名称中的许多名字便源于此次征集活动。在征名过程期间,一位老教师对此事格外关注,并不由得回忆起二十年前卫津路校区道路、湖泊征名的场景。今天,就让我们随这位当年亲历者一起,听听老校区征名的故事。记得那是20年前的春天,为了迎接当时国家教委“校园文...
本周,我们将继续向大家推介北洋园新校区支干道路命名背后的故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学成归国的侯德榜进入永利制碱公司,并在北洋大学兼职任教,其后以创立“侯氏制碱法”闻名于世。2015年12月5日,由我校师生原创的话剧《侯德榜》在北洋园校区求实会堂首次公演,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科学家和共和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无独有偶,在北洋园新校区化工材料教学组团的附近,有一条“侯德榜路”,也正是为铭记这位先贤实事求是...
本期,我们将继续向大家推介北洋园新校区支干道路命名背后的故事。今年是奥运年,8月,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将会迎来一场奥运盛宴,中国的体育健儿们也将在这场盛宴中为祖国增光添彩。昔日背负着“东亚病夫”耻辱的中国,早已成为当今的体育大国。然而,你可知道?中国人最初的奥运梦想的实现,与一位北洋校友的努力密不可分。正是在他的坚持下,促成了中国第一位奥运会运动员刘长春的奥运之旅。随后,他又率队参加了第十一届奥运会...
本期,我们将向大家推介北洋园新校区支干道路命名背后的故事。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学校园,势必会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俊才人物,成为后辈膜拜的对象。以先贤之名命名道路,是一种常有的膜拜方式,在古今中外的高校并不少见,亦如卫津路校区的“太雷路”,便是以“北洋之光”张太雷而命名的。在北洋园校区,这种传统得到继承并予以发扬,书田道、王正廷道、侯德榜路……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散落于学校各个角落,天大师生以这种特有...
编者按:本期,我们将向大家推介北洋园校区中轴大道沿线部分楼宇和景观的故事。当你走近北洋园校区,具有厚重历史感的正门景观首先映入眼帘,走向宣怀广场,踏上求是大道,你会看见主楼、最美图书馆、学生中心……一系列美轮美奂的建筑景观构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就是北洋园的“中轴线”建筑群。这些建筑和景观的背后都有着怎样巧妙的构思和内涵?他们的设计者都是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几座中轴大道沿线建筑背后的...
本期,我们将继续介绍北洋园新校区“六纵”道路背后的故事。今天,我们向大家推介的是双台路背后的故事。双台,指的是六里台、七里台,这对于2015级的部分童鞋来讲,或许还稍显陌生,但对于大多数天大人来讲,这里曾留下他们最美好的青春记忆,是连接昔日的北洋与新元的“天大”(北洋园新校区)的桥梁。在如今的卫津路校区,如果说最深刻的风景印象,你可能会说到北洋大学堂、九楼、青年湖、大活……然而,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