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讲堂

为了传承天津大学特有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营造更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教育,天津大学于2002年创办了“北洋大讲堂”,着力将其打造成集思想教育、先进文化与前沿科技为一体的高端品牌论坛。

北洋大讲堂始终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广邀社会各界杰出人物为“传道、授业、解惑”,力求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追求思想与文化相碰撞的平台。

作为天津大学的精神符号,“北洋大讲堂”传递着科学人文之火,彰显着巍巍学府的文化气息。自2002年成立至今,北洋大讲堂已成功举办320场,丹麦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夏普莱斯、吕克蒙塔尼、杨振宁、莫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闵恩泽、师昌绪,澳大利亚原总理陆克文,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美国能源部原部长朱棣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任李荣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著名作家刘墉、余秋雨,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著名演员六小龄童,奥运会冠军陈一冰等各界嘉宾都曾受邀做客北洋大讲堂。近20万名学子在这里了解学术前沿,领悟深刻思想,获知实践经验,增长人生智慧,得到了心灵的洗涤和思想的升华。

2015年,为庆祝天津大学建校120周年,北洋大讲堂开展了“迎天津大学120华诞系列讲座”活动,自2014年3月14日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60场,北洋大讲堂将诚挚地邀请更多的名家大师,汇聚北洋,融和科技与人文,启迪思考与求索。

巍巍学府,滔滔北洋,北洋大讲堂承载着北洋园内的缕缕求学之惑,与一位位政治大家共同聆听时代脉搏。

  • 丹麦王国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

    丹麦王国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则就“中国和丹麦的双边关系”对当代大学生提出提出了“知天下势,做天下事”的希望。演讲时,首相对自己能有幸访问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表示感谢,强调丹中双边关系的实质不仅仅存在于官方层面的合作和不同级别政府间的交流,还更广泛地体现在商贸方面,教育和科研领域,文化交流以及两国间人民的沟通往来。她深切希望同学们把丹麦作为继续深造、科研、职业发展、旅行和建立国际友谊的目的地,强调说:“中国学生对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理论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

    2008年11月28日,理论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做客天津大学“北洋大讲堂”,为广大师生深情地做了一场题为“物理学的诱惑”的报告。报告中,杨振宁着重讲述了他与李政道于1957年发现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规律。并引用吴健雄的导师埃里米奥?塞格雷的话寄语天大学子:“你们处在一个大时代。全世界人民都已经看出来了,中华民族已经走出了浴血革命的时代,希望而且一定可以在世界文化里头扮演领导角色。” 话音未落,全场掌声雷动。

  •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也曾做客北洋大讲堂,分享自己九十载人生的传奇故事。师院士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从自己对于工作的选择到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科学再到自己那一份拳拳赤子的爱国之心,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引发现场由衷的感叹,讲者动容,闻者感动。“多读书,多思考,多观察,多实践。”是师院士对自我成功秘诀的真知灼见。说到最担心的事,师昌绪院士告诫青年人,每个人都应该考虑国家前途,不能追求超前消费,还是应该坚持传统的勤劳、勇敢的精神。谆谆教诲直击心灵深处,虽如春风化雨,然所到之处却令人热血沸腾。

  • 韩国国会议长、天大名誉博士金炯旿

    金炯旿在北洋大讲堂做了题为“成为领导数字时代的世界青年”的演讲。演讲中,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表示赞叹,对“实事求是”的精神倍加推崇,他说,“天津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办学精神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中国依靠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仅仅30年便蔚然崛起在国际舞台上。”演讲中,金炯旿多次表达了对中韩两国青年的希望,指出如果没有领导人的理想和青年的挑战,中韩两国当今取得的巨大的经济发展就不会实现。他希望青年们抱着更宏伟的远景,更努力积累自己的实力,同舟共济、战胜困难,共创美好未来。

  •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2013年10月13日,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做客“北洋大讲堂”,在天津大学新体育馆内为三千余名师生带来一场关于故宫的精彩讲座。讲座中单先生先以图片展示的方式详细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现状:“那些经历时光雕刻的彩绘、宏伟肃穆的建筑、庄重的格局都是珍贵的文化资源。”随后,又对“如何把故宫完整的交给下一个六百年”进行了严肃而认真的阐述:“与媒体坦诚沟通、与高校展开合作、与世界各博物馆共同展览,让紫禁城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单先生和他的团队从前辈手中接过了雄伟壮阔的故宫,也时刻在为它的建设和发展殚精竭虑。

  • 中兴通讯走出去的第一人   

    “中兴通讯走出去的第一人”,史立荣先生为天大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开拓视野、树立梦想的讲座。一开始,史先生对这个时代下了一个定义:“这是一个‘物移动互联的时代’,即‘M -ICT’时代。”审视现在之后,史立荣将话题延伸向未来。“我们将拥有智能车,智能家居和智慧工厂人工的重复性工作将会被机器人取代,人的价值将会得到提升。”史立荣如是说。而对于如何走向成功,史立荣给天大学子几点建议:“要怀揣梦想,要有创新思维能力,跨界思维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梦想,激情,坚持,创新,与天大学子共勉。”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便是其中一位。谈及写作,莫言直言:“生活经验是我的写作源泉,我的读者就是与我有相同经验的人。”问及灵感,莫言的回答充满着浓浓乡情:“作家都是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出发,我的好多作品都是以家乡的人和事为原型的。”初次来到北洋大讲堂的莫言有着山东人浑然天成的自然和率真:“天大地大,没有天津大学大。”北洋与莫言,就此结缘。

  • 吊环王子陈一冰

    体坛“吊环王子”陈一冰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在做客北洋大讲堂时,他首先谈起了自己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吊环项目上获得银牌的感受。 陈一冰坦言, 虽然这种遗憾无法弥补,但是它仍是可以承受的,因为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它并不代表了所有。体操使陈一冰获得最高荣誉,也是陈一冰最重要的标签,问及其成功的原因,陈一冰的回答朴素而真实:“让每天微不足道的进步,为日后积累下成功。”

首页上页1下页尾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为了传承北洋大讲堂的文化精髓,扩大高水平讲座的受益面,使更多的读者能够从讲座中领略大师的睿智,得到思想的启迪和升华,北洋大讲堂工作组还将讲座文稿整理成书,收录每一期北洋大讲堂的讲座内容,再现现场的精彩时刻,将多年的讲座精华进行凝练和传递。迄今,《北洋大讲堂(第三辑)》即将出版,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领悟其中“实事求是”的精神,将从中所听、所学、所获转化为追求真理、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

“北洋大讲堂”是天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笔浓墨。经过多年完善,服务方式不断变革,服务范围不断拓展,通过多元化的渠道使更多学子受益其中。“北洋大讲堂”所带来的思想熏陶与文化浸染,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内心的感悟,更是一种思考与启迪。这种思想与文化,正是立德与树人的有效载体,也是传承与创新的精神资源,让天大学子 “抱定天大的志向,胸怀天大的气魄,担起天大的责任,投身天大的事业”,让青春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进程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