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中文官方网站2025
考生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Language
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日本語
한국어
Deutsch
Pусский
  • 天大概况
    天大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届掌校人
    • 天大标识
    • 天大品格
    • 发展目标
    • 历史沿革
    • 统计数据
    • 机构设置
    • 天大校区
  • 天大新闻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奖助信息
    • 夏令营
    • 就业情况
  • 学院(部)
  •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 科研机构
    • 科研合作
    • 科研服务
    • 学术前沿
    • 学术期刊
  •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 文化故事
    • 校史文脉
    • 校园风光
    • 校园生活
    • 社会责任
    • 文化研究
  •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 合作办学
    • 国际认证
    • 孔子学院
    • 国际科研合作
天津大学中文官方网站2025
考生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Language
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日本語
한국어
Deutsch
Pусский
  • 天大概况
    天大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届掌校人
    • 天大标识
    • 天大品格
    • 发展目标
    • 历史沿革
    • 统计数据
    • 机构设置
    • 天大校区
  • 天大新闻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奖助信息
    • 夏令营
    • 就业情况
  • 学院(部)
  •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 科研机构
    • 科研合作
    • 科研服务
    • 学术前沿
    • 学术期刊
  •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 文化故事
    • 校史文脉
    • 校园风光
    • 校园生活
    • 社会责任
    • 文化研究
  •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 合作办学
    • 国际认证
    • 孔子学院
    • 国际科研合作
天津大学中文官方网站2025
考生 学生 教职工 校友
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日本語 한국어 Deutsch Pусский
  • 首页
    • 北洋数据
    • 求学天大
    • 天大人物
    • 天大日记
    • 学术天大
  • 天大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届掌校人
    • 天大标识
    • 天大品格
    • 发展目标
    • 历史沿革
    • 统计数据
    • 机构设置
    • 天大校区
  • 天大新闻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奖助信息
    • 夏令营
    • 就业情况
  • 学院(部)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科研机构
    • 科研合作
    • 科研服务
    • 学术前沿
    • 学术期刊
  • 校园文化
    • 文化故事
    • 校史文脉
    • 校园风光
    • 校园生活
    • 社会责任
    • 文化研究
  • 国际交流
    • 合作办学
    • 国际认证
    • 孔子学院
    • 国际科研合作

天大故事

首页 · 校园文化 · 文化故事 · 天大故事
  • 文化故事
  • 校史文脉
  • 校园风光
  • 校园生活
  • 社会责任
  • 文化研究
  • 余国琮与重水分离
    2019.04.09

    余国琮与重水分离

    林 风1958年,我国的第一个原子反应堆投入运行。原子反应堆需要重水做减速剂,但当时我国并未掌握重水的自主生产技术,重水主要从苏联进口。中苏交恶后,我国的原子能事业面临着停转的威胁。于是,攻克重水分离的难关,掌握重水的自主生产技术,刻不容缓。最后,这个重任落在了余国琮肩上。余国琮,这位已过鲐背之年的中科院院士,是中国化工精馏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他早年求学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后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硕...

  • 黄汲清与大庆油田
    2019.04.09

    黄汲清与大庆油田

    尹树鹏1963年,周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我国的大庆油田建成了!石油现在已经可以自给了!参会代表们听后,纷纷要求石油部负责人讲一讲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建设,人们才第一次知道了一直处于保密的大庆油田从发现到出油的过程。“铁人”王进喜成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最杰出代表,但对于油田勘测的科技工作者都没有提及。大家都去问时任地质部科学院副院长的黄汲清,他却说:“只要说明大庆油田是咱中国人自力...

  • 那些年,从天大调出的院系
    2019.04.09

    那些年,从天大调出的院系

    2011年,天津大学校史馆迎来了两批特殊的参观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校史研究人员。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想从天大校史中了解本校的建校情况,并将这次走访定义为“寻根”之旅。这两所高校与天大有何关系?为何来此“寻根”?这得从1952年前后的全国院系调整说起。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家建设需求,高等教育开始结构性调整,北洋大学成为试点单位。航空系成为最早调出的院系。1951年,航空系调入...

  • 定名天津大学
    2019.04.09

    定名天津大学

    一天2015年,《今晚报》副刊“纪念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创办120周年”征文“天大故事”中,陆续发表了不少有关北洋大学的故事,北洋大学和天津大学有着怎样的关系?查天津大学官网,对于天津大学名称表述如下:“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此表述比较笼统,既然是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两校合并,为什么天津大学的前身为北洋大学,而河北工学院却不是?2014年6月17日,教育部第18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天津大学...

  • 王炳章的地质工程学系
    2019.04.09

    王炳章的地质工程学系

    张昊 杨照霖谈到北洋大学的地质工程学系,很多人都会感觉陌生。在北洋大学悠久的历史上,地质工程学系就如同一闪而过的流星。但在其短暂的历程中,有一个人却不得不提,这就是主持创建该系的王炳章先生。 王炳章,字斐轩,是我国著名的矿物学家与地质教育家,在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方面造诣极深,以治学严谨蜚声中外。他早年所著《热河北漂中生代火山岩之研究》,深得我国地质事业奠基人章鸿钊先生嘉许。同时,王炳章在我国...

  • 北洋大学的“应变护校”
    2019.04.09

    北洋大学的“应变护校”

    今晚报 2015年7月24日第17版方华灿我1948年入学北洋大学时,正值天津解放前夕。11月底,国民党天津守军进占北洋大学,在校园的北教学大楼顶上架炮,构筑了炮兵阵地。学校被迫停课,学生在平津有家的大多回家了。留校的大部分在学生自治会安排下,疏散到市内河北的河北女子师范学院的教学楼里暂住;很少数学生坚持留在校内,自愿参加护校队。这时,学生自治会专门成立了“应变护校委员会”,统筹领导西沽校园内的护校工作和暂住...

  • 张含英结束“校长荒”
    2019.04.09

    张含英结束“校长荒”

    今晚报 2015年7月17日 第17版天 阳1948年2月1日,天津火车站广场。凛冽寒风中,数百名国立北洋大学师生聚集在出站口外,“欢迎张校长”的大幅标语被高高举起,广场中间则是一个临时搭起的高台。突然,人群里一阵骚动,随即传出“热烈欢迎张校长”的喊声。一位头戴绅士帽的中年男子刚到出站口,便被学生们高高抬起直至高台,还有人将鞭炮点燃,现场气氛热烈至极。来者神情激动地讲:“同学们,既然叫我来,不管怎么样,我也要负...

首页上页1...5678910下页尾页
  • 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信号

  •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博号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津ICP备05004358号-1 津教备0316号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25号

  • 融合门户
  • 电话查询
  • 电子邮件系统
  • 信息公开
  • 期刊中心
  • 图书馆
  • VPN服务
  • 新闻网
  • 全景天大
  • 教师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