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于1955年,浙江绍兴人。1982年天津大学机械系本科毕业,1988年获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硕士,1995年获英国威尔士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博士。曾任天津大学材料系教师、金相教研室副主任;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天津工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共天津市委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书记,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兼)。
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任天津大学校长。
2016年9月至2021年8月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于1955年,湖南省湘潭县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年获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通讯与电波传播专业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清华大学电子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清华大学电子系副主任、主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培养处处长,清华大学科技处处长,清华信息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等职。
2006年至2011年任天津大学校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生于1953年,山西省五台县人。1976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1983年获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硕士学位。曾任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辅导员、教研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机械系副主任,北京市崇文区副区长兼科委主任、科协主席,北京科技大学校产董事会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共天津市第八届、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2002年4月至2016年9月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于1946年,辽宁省鞍山市人。196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焊接专业,1984年获天津大学机械系焊接专业硕士学位,1987年获博士学位,是天津大学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曾任天津大学机械系副主任、天津大学教务长、天津大学副校长兼国家教委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党委常委,中国机械学会执委会主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天津市委委员,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
1997年至2006年任天津大学校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省江安县人。195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曾任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天津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天津市科协副主席。 长期从事过程控制、系统工程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编写全国统编教材《自动控制理论》。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荣誉证书。
1993年至1997年任天津大学校长。
教授。
生于1938年,江苏省常州市人。195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力系,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电机教研室教师、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曾任中共天津市委第六届委员、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1年至1992年任天津大学党委代理书记;
1992年至2002年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微波技术专家、高等教育家。生于1927年,安徽省安庆市人。195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电机系。天津大学教授。曾任天津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教育部高校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多年从事电子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1993年荣获国家教委与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及“人民教师”奖章。第七、八届全国代表。
1986年至1993年任天津大学校长。
生于1929年,山东省诸城县人。194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学校教育处副处长、处长,黑龙江省文教办副主任兼省招生委员会副会长、黑龙江省高教学会会长、中共天津市委教委工委书记、天津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1984年至1991年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内燃机领域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内燃机学科与工程热物理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宜兴县人。193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194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内燃机博士学位,英国威尔士大学斯王西学院研究员,天津大学教授、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发明了复合式燃烧系统,推动出粒子在气缸内涡流中的运动轨迹方程,提出了周边混合气流形成的原理。发明柴油机的热混合理论。建立了周期性脉动式流动的能用速度分布方程,并求得了其频率影响的无因次式,从而解决了层流流量计多年来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设计问题。研究开发成功我国第一台转速为3000转/分以上的高速柴油机和第一台两级自由活塞式发动机压气机。
1982年至1986年任天津大学校长。
山西省平定县人。193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昔阳县游击队支队部文书,晋东抗日游击队九龙支队一连指导员,129师师直通讯队、电台、警卫连政治指导员,129师政治部、太行军区政治部政治指导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长春卫戍部队司令部参谋、吉林省军区宣传科科长,绥阳县县长,穆棱县县长、县委书记,松江省委办公室副主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黑龙江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纪委书记,黑龙江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兼省委组织部长、省监察委员会书记,黑龙江省文教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等职。
1983年至1984年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山东省茌平县人。1937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山东省博平抗日自卫队分队长”、八路军先遣纵队第五大队副大队长、八路军115师华山工作团大队长、鲁西军区运东大队政委、冀鲁豫第一军分区六团和二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鲁豫第一军分区第十一团团长、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7军51师153团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地方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兼部机关党委书记、中央轻工业部办公厅主任、昆明工学院党委书记、昆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云南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天津市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1年至1983年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河北省安国市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天津解放后,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市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塘沽区委第一书记,中共天津市委常委、秘书长、天津市副市长兼市人民委员会秘书长。“文革”中受到迫害,1973年恢复工作后,历任天津市科技局革委会副主任、市口岸办公室主任兼建港指挥部副指挥、市革委会秘书长、市委工交政治部主任、市高教委员会主任、市政协副主席、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9年至1981年兼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河北省唐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7年任河北省唐县县委书记,1941年在河北省建屏县、灵寿县任县长,1943年任晋察冀边区第四公署专员、第十一公署专员、地委常委,1947年起任石家庄市建设局局长、市政府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石家庄市副市长、市长、河北省建工局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七局局长、北京航空学院党委第二书记、南开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1979年任教育部副部长。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7年1978年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河北省满城县人。1932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建国前,历任抗大政治教员、东北革命根据地教育厅副厅长、文教厅厅长、东北高教处处长兼东北局教育处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高教部办公厅副主任、工业教育司副司长等职。
1966年、1973年至1977年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山东省乐陵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乐陵县委书记、津南特委特派员。1937年春到延安,担任中央文书科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冀中区党委组织部长。建国后,任中央组织部秘书处处长、国务院人事处办公厅主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等职。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7年至1963年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河北省霸县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9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晋绥第八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宣传部长、西满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兼西满日报社社长、中共嫩江省宣传部长兼省军区宣传部长、民主学院院长、军调处中共少校参谋,哈尔滨市教育局局长、松江省教育厅厅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高教部工业教育司、中等教育司司长等职。天津市第六、七届政协副主席。
1956年至1957年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1963年至1965年天津大学党委代理书记,1978年至1982年天津大学校长。
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教授。
湖北省安陆县人。1930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193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35年获美国爱阿华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张国藩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35年回国后,先后在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沪江大学、岭南大学任教,曾任北洋大学物理系主任兼航空系主任、西北工学院航空系主任,天津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教过的课程有:理论力学、光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振动力学等。
张国藩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分子物理学与原子物理学的研究;一是三十年代探索湍流理论的研究。早在1930年由他提出的流体和固体的状态方程式以及1936年发表的《从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求原子半径》、《从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求分子半径》两篇论文均在国际该科技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国藩1950年任天津市教育局局长,1956年任天津市副市长,天津市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天津市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7年至1966年任天津大学校长。
河北省丰润县人。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至1937年,主要从事工人运动。抗日时期,组织冀东武装起义并直接领导发动开滦煤矿工人起义。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晋察冀中央局秘书长,冀东区党委书记,冀东军区政委等职。解放后,历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兼市长、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政委、东北局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长。
中共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届、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82年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2年至1957年任天津市市长兼天津大学校长。
中国著名教育家、电机专家。河北滦县人。1917年考入北洋大学,1924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学位。1932年起历任北洋工学院电机学系教授、北洋大学教务长、天津大学副校长等职。刘锡瑛终身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历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天津市委主任委员,天津市第一至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949年至1951年任北洋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1951年至1952年任天津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