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中文官方网站2025
考生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Language
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日本語
한국어
Deutsch
Pусский
  • 天大概况
    天大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届掌校人
    • 天大标识
    • 天大品格
    • 发展目标
    • 历史沿革
    • 统计数据
    • 机构设置
    • 天大校区
  • 天大新闻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奖助信息
    • 夏令营
    • 就业情况
  • 学院(部)
  •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 科研机构
    • 科研合作
    • 科研服务
    • 学术前沿
    • 学术期刊
  •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 文化故事
    • 校史文脉
    • 校园风光
    • 校园生活
    • 社会责任
    • 文化研究
  •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 合作办学
    • 国际认证
    • 孔子学院
    • 国际科研合作
天津大学中文官方网站2025
考生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Language
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日本語
한국어
Deutsch
Pусский
  • 天大概况
    天大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届掌校人
    • 天大标识
    • 天大品格
    • 发展目标
    • 历史沿革
    • 统计数据
    • 机构设置
    • 天大校区
  • 天大新闻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奖助信息
    • 夏令营
    • 就业情况
  • 学院(部)
  •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 科研机构
    • 科研合作
    • 科研服务
    • 学术前沿
    • 学术期刊
  •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 文化故事
    • 校史文脉
    • 校园风光
    • 校园生活
    • 社会责任
    • 文化研究
  •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 合作办学
    • 国际认证
    • 孔子学院
    • 国际科研合作
天津大学中文官方网站2025
考生 学生 教职工 校友
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日本語 한국어 Deutsch Pусский
  • 首页
    • 北洋数据
    • 求学天大
    • 天大人物
    • 天大日记
    • 学术天大
  • 天大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届掌校人
    • 天大标识
    • 天大品格
    • 发展目标
    • 历史沿革
    • 统计数据
    • 机构设置
    • 天大校区
  • 天大新闻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奖助信息
    • 夏令营
    • 就业情况
  • 学院(部)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科研机构
    • 科研合作
    • 科研服务
    • 学术前沿
    • 学术期刊
  • 校园文化
    • 文化故事
    • 校史文脉
    • 校园风光
    • 校园生活
    • 社会责任
    • 文化研究
  • 国际交流
    • 合作办学
    • 国际认证
    • 孔子学院
    • 国际科研合作

历届掌校人

首页 · 天大概况 · 历届掌校人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届掌校人
  • 天大标识
  • 天大品格
  • 发展目标
  • 历史沿革
  • 统计数据
  • 机构设置
  • 天大校区
  • 陈荩民(1895-1981)

    浙江天台人。原名陈宏勋。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遭逮捕后被校长保释出狱,改名荩民,立志忠诚于人民。1925年毕业于法国里昂中法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浙江英士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北洋大学教授兼理学院院长,撰写了大量数学专著、教材。

    1943年至1946年任国立北洋工学院院长。

  • ​​潘承孝(1897-2003)

    江苏吴县人。中国汽车和内燃机专家、中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奠基人之一,国家一级教授。1925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天津大学教务长、河北工学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第三至六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民进中央常委。

    1943年至1946年任西北工学院院长。

  • 赖琏(1900-1983)

    福建永定人。1919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后入康奈尔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32年起历任南京政府秘书长、财政局长、连云港市市长,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国民政府中央海外部副部长。在美期间,创办《华美通讯社》、《华美日报》,1953年入联合国秘书处任中文组主任。

    1939年至1944年任西北工学院院长。

  • 李书田(1900~1988)

    字耕砚,河北省昌黎人。1917年考入北洋大学预科。1919年升入土木工程学门(正科),1923年以学业成绩第一名毕业,获工学士学位,并被选为中国斐陶斐荣誉学会会员。同年,考取清华官费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1926年获博士学位。

    1927年应邀回母校任教。1932年任国立北洋工学院代理院长,1934年任国立北洋工学院院长。任职期间,秉承“实事求是”校训,严谨治校;兴建新的教学楼、实验室;创办了水利工程、电机工程、航空工程等新的学系和专业;倡导科学研究,开办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和工科研究所,并开始招收研究生;1937年春拟具的《国立北洋大学筹备缘起及分期完成计划》既宏伟又具体,其为北洋大学的恢复不遗余力。抗战期间,率北洋师生西迁,先后执掌西北联大、西北工学院,创办国立西康技术专科学校、贵州农工学院、国立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春率师生返津复校,担任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至1948年。

  • 蔡远泽(1886-1945)

    浙江德清人。现代采矿学家、教育家。14岁考入南洋公学,后就读北洋大学,1907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采矿专业,获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会计专业,再获硕士学位。

    1930年至1932年任北洋工学院院长。

  • 茅以升(1896-1989)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考取清华官费赴美留学,1917年获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21年获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1926年应校长刘仙洲之邀,到北洋大学任教,主讲桥梁力学、结构工程等课程。1928年12月至1930年7月,出任北洋工学院院长。

    1929年3月31日,北洋大学主教学大楼突遭火灾,损失甚巨,其竭尽全力筹募工款,亲往南京教育部争取“中比庚款”,重建校舍。为解决学校经费困难,主持翻印教科书,既节约了成本又满足教科书及时更新的需要。

    1933年起主持建造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公路与铁路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建成之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为避免大桥沦于敌寇之手,茅以升亲自炸毁该桥。抗战胜利后,1946年至1948年,茅以升再次被任命为国立北洋大学校长,因受命主持修复大桥而未到校任职。

首页上页1...34567下页尾页
  • 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信号

  •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博号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津ICP备05004358号-1 津教备0316号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25号

  • 融合门户
  • 电话查询
  • 电子邮件系统
  • 信息公开
  • 期刊中心
  • 图书馆
  • VPN服务
  • 新闻网
  • 全景天大
  • 教师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