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4-11
燃烧天地梦想 引擎动力人生
——专访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苏万华
让有害排放低一些,再低一些;让燃烧效率高一些,再高一些;让相应速度快一些,再快一些……矢志创新、奋斗不懈,满头银发的苏万华院士是一位把毕生所学都贡献给“追求极致”的工程科学家。已近耄耋之年,他依然工作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带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为中国研发下一代绿色发动机而努力奋斗。他让中国的清洁燃烧进入世界前列,“扮靓”了全世界。
一、学高为师,让中国内燃机成为世界先进
内燃机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是以零有害排放和超高热效率为目标的、不断突破“极限”的过程。内燃机的有害物质排放不仅关乎环境,还关乎国家经济安全,排放标准往往成为发达国家在经济贸易战中的利器。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苏万华长期从事内燃机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开发,负责国家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是我国内燃机界唯一连续两次获聘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的大师。多年来,苏万华引领科研团队和内燃机专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勇攀高峰,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率领团队成功开发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车用柴油机电控单元和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开发出我国第一台具有先进燃烧技术和先进电子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准均质压燃天然气发动机。该技术首次把先进燃烧理论与现代控制技术相结合,突破了发动机天然气燃烧的技术瓶颈,实现了高效清洁燃烧。他领导的973科研团队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内燃机均质压燃低温燃烧研究,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提出了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的核心学术思想。这些原创性的成果显示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并取得了巨大应用价值。
二、身正为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科技强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在勇攀科技高峰的同时,苏万华从不忘对学生的精心培养和学术熏陶。他深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优秀的后备人才是顶天立地的大事业。“内燃动力之梦也需要大批内燃机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苏万华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拼搏干劲,一丝不苟的敬业涵养和身先士卒的奉献精神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科技新人。
“苏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学术、对事业的那份执着和追求”,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汪洋说。在重点实验室的求学生涯中,学生们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苏老师“拼命三郎”般的科研作风。1998年的一个冬日,苏万华为了修改研究生论文而连续工作,晕倒在办公室。他甚至无法给家里打一个电话,直到爱人找到办公室,才脱离危险。即使躺在病床上,他还帮助这位学生修改论文的英文题目,不能写,他就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念出来,再由他爱人记下,传递给那个同学。这种传递,远远超越了一个老师对学生学业的谆谆教导,更重要的,是传播了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卓越,刻苦钻研”的正能量。
2014年年初,试验台架出现了问题,苏万华得知消息后很着急,冒着寒风来到实验室,亲自与学生们分析探讨问题。实验室里风机开启时噪音很大,气温更是低至零度。73岁高龄的他在这种环境下坚持站着指导学生,一站就是四个小时。“科学研究没有捷径,无论是在学术界和工程界,若想立的正,走的直,一定要摒除小聪明,做到精益求精。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没好好做的人。”苏万华对学生的教诲字字珠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用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
三、自主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这是天津大学校歌中的一句,也是苏万华一生治学的追求。在学生和同行眼中,研究内燃机的苏万华就像一台超高效发动机,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工厂。
2018年春天,刚刚做完癌症大手术,苏万华就在病房里忙了起来。因为他发现我国的水陆两用车的功率只有美国的一半,行驶速度更是连一半都不到。“这是个短板,而且关键技术还被卡了脖子。”病床上的苏万华夜不能寐,冥思苦想,终于从燃烧室的气体混合入手,避开卡脖子技术,找出了全新的技术路径。病房不能用电脑,他就用纸笔画图通过微信传给学生,迅速形成技术报告提交给国家有关部门。
“我们研究的是工程科学,最终要做的是推动工程科技的进步。” 苏万华认为只有将产、学、研三位融于一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式发展,才能实现跨越式创新。作为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领头人,苏万华团结学术界、工程界和企业界,形成合力,将实验室小阵地的核心作用发展成大平台的支撑作用,积极推动实验室服务国家需求的建设工作。
“内燃机奥秘无穷,我研究了一辈子”。当今时代,我国车用内燃机技术飞速发展。苏万华期待颠覆性、引领性的技术在中国早日出现,期盼着中国成为“汽车强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