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7-12
书声琅琅
汇聚信仰的力量
——天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 本报记者 焦德芳
在“爆款思政课”的教室里,围在一幅精美的板书前听得津津有味;带上VR眼镜,瞬间置身于嘉兴南湖上那艘革命红船;走进大讲堂,听理论大家讲授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穿梭校园内外,为师生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鲜活的一幕幕,是天津大学推进内容、形式、方法创新,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生动缩影。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天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教育部党组具体部署,把抓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与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紧密结合,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四梁八柱”示范带动
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天津大学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迅速构建了一体化工作体系,从顶层设计架起“四梁八柱”。
3月15日,天津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对全校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学校党委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领导,制定了《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关于在全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发布了《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通知》,成立了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宣传部,办公室设6个工作组齐头并进,形成工作合力。
天津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在实际工作中,天津大学注重对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党员、各院级单位在职党员、学生党员、离退休党员分类提出学习教育任务要求,做到“规定动作”扎扎实实、“自选动作”特色鲜明。学校党委组建了4个大组、8个小组,对全校37个院级党组织进行巡回指导,把握师生群体特点,分层分类推进。校领导深入学院支部与师生共同进行党史学习,加强具体指导。学校党委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2021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点任务,日前已组织全校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并开展本年度处级领导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教育培训的策划组织。
天津大学第一时间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抓好学习,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专题学习环节。3月2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开展了集中学习研讨。党委常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时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在福建考察时、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时及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校党委中心组开展党史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学校党委先后邀请了中
央马工程咨询委员、天津大学马院院长颜晓峰教授,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原南京政治学院院长蒋乾麟教授,中央马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侯惠勤教授为校院两级中心组作高水平理论辅导报告,让党员干部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学校党委积极组织系统学习党的历史,认真研读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学习书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领学促学,第一时间为全校处级以上干部及各级党组织配发学习用书;编制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中心组学习参考》等一批辅导材料。
红色资源“铸魂立心”
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
“挖掘校史中的党史,讲好校史中的故事。”天津大学注重深挖红色校史资源激发师生的爱党爱校之情,传承校友张太雷等红色先烈精神。
今年青年节前夕,一场名为“铮铮风雷百年,学史砥砺初心”的主题宣讲引发天大师生观者如潮。这是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的一场宣讲,北洋大学校友、革命先烈张太雷被“请”上舞台,与现场观众展开了一场感人的“时空对话”。宣讲团以详实的史料和青年人的视角,深情再现了张太雷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团长、经管学部本科生田烁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新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如何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中,把青春梦融入强国梦,用实际行动献礼建党100周年。
学生党史宣讲团在宣讲
校史馆里的张太雷展室成为全校最“火”的课堂—— 一堂名为《一封家书探初心》的情景教学党课在这里上演。这堂情景教学课是围绕张太雷仅存的一封家书展开的。1921年,张太雷在赴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前给妻子写了一封家书,向妻子和母亲表达了自己放弃做官发财之路而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决定,谈到自己“谋将来永远的幸福”的初心。这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在师生中产生热烈反响。接近200个教职工和学生党团支部预约,超过3000名师生来到了这个追寻初心的窗口。天津大学学生姚旭即将赴边疆支教,她感慨道:“正是这些仁人志士勇担时代重任,不畏艰难险阻,才换来了‘平静的书桌’。我会把这些党史故事中蕴含的红色精神带给边疆的孩子,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青年学子向太雷像献花宣誓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天津大学,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组织的各类党史学习教育正在蓬勃开展,因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深受师生喜爱,立德树人通过这些活动真正实现了润物无声。学校举办了“穿越百年看初心”的展览,认真梳理了百年来学校不同阶段的先进人物,如革命先烈、老党员、老英雄、老模范、老教师、杰出校友约100人的“初心”,看他们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传承学校的光荣传统,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让今天的观众“悟初心”。
“穿越百年看初心”展览
校园里,“重温党史故事·探寻求索之路·勇担时代使命”学生思政理论宣讲大赛受到学生热捧。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虚拟仿真实验室里,学生们可以参与党史体验活动,戴上VR眼镜,沉浸到长征的风雪历程中,与红军战士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学生们虽身处虚拟仿真实验中,却受到了真切深刻的党史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虚拟仿真实验室
学校还召开了纪念张太雷同志诞辰123周年座谈会和学术研讨会,举办了“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青年学子向太雷像献花宣誓等系列纪念活动,开设了“一封家书探初心”主题微党课、举办了“建党百年铭初心,红色场馆我来讲”京津冀邀请赛等,让师生全方位、全景式体会“百年初心,矢志不渝”。
学校举办庆祝建党百年交响音乐会
创新打造“爆款金课”
让学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这么精致的手绘演示图,太让人敬佩了!”近日,党史课堂上的一幅板书刷爆了天津大学师生的朋友圈,从红军四渡赤水到巧渡金沙江,红、绿、蓝等各色粉笔线条交织在黑板上,其精细程度令人赞叹不已。板书的创作者、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程斯宇也成了学生们眼中的“明星教师”。
33岁的思政课教师程斯宇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课堂上的板书成为“明星教师”。一幅让学生们肃然起敬、赞不绝口的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手绘示意图,其背后是程斯宇日复一日的挥洒汗水反复练习。3年前,程斯宇来到天大任教,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时他发现,板书更能引起工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他便尝试将板书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如何以“用兵如神”为切入点剖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攻克这个难点,程斯宇结合学生们喜欢看板书的特点,将地理位置和行军路线都标注在黑板上,让复杂的内容配合讲授变得清晰明了。“既然讲这段历史,那就一定要把它讲好、讲精彩,这是一种信念和热爱,也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思政课教师应有的信仰和情怀。”程斯宇说。
马院青年教师程斯宇在讲课
这只是天津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让党史上开学第一课、创新思政课程……在天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像程斯宇这样的教师并非个例。天津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打造引人入胜的革命历史课、思政精品课、主题实践课,引导师生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学校开设了《中国共产党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10门思政“金课”,实现了四史学习全覆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们都已行动起来,以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等方式,把党史教育内容融入每门思政课程中,让思政课成为有温度的党史育人阵地。不仅是思政课,其他学院的教师也将党史元素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努力打造全方位的育人大课堂。文学院的《汉语修辞学》课程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和用词特点分析汉语修辞,加深学生对于文化自信的认识;法学院的《行政法概述》课程,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置于中国国家治理的理论体系中进行系统讲授,使学生具备解决中国特色行政法、行政诉讼法问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了有力的协同效应。
天津大学率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讲师团。讲师团走出校园,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开展宣讲40余场,覆盖受众近10万人。天津大学讲师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赴各省区市开展宣讲。第一讲,颜晓峰就提出了“从党史学‘精神谱系’,从‘精神谱系’悟党史”的学习理念。“‘党的精神谱系’是党的百年历史的一条红线,学习‘党的精神谱系’能够从红色基因层面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颜晓峰说,“要将精神信念转化为开创我们这一代人历史伟业的坚实行动。”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讲师团成立
天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李家俊说:“用好用活百年党史教科书,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关键在教师。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信仰的力量才能更加深厚。”天津大学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师的聘用、晋升、考核工作机制,培养出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高水平思政课教师。讲近代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凯峰把思政课搬上了慕课平台,受到各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很多学生评论说:“张老师的课堂诙谐幽默,像听评书一样引人入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巍讲了10多年思政课,越发觉得把课讲好不容易:“老师得紧密联系学生的学科专业实际,把理论问题讲生动、讲鲜活,把科学体系讲透彻、讲明白,才能让年轻人听党话、跟党走。”
聚焦师生“急难愁盼”
让学习教育效果落实落地
如何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如何将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的热情落实落地?天津大学用一件件为师生解难题、办实事的实际效果,在实践中一步步深化对党的理论成果、精神要义的感悟和理解。
“谢谢后保部的热情服务,在全校师生深入学习党史教育的热潮中,你们把学习与服务紧密结合,为离退休老同志上门解难,虽是零星小事但体现的是崇高的精神,我们真心点赞。” 我校后保部维修中心的桌子上有一沓服务单,很多单子上都会别着这样的感谢小纸条。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天津大学以“办实事”为抓手,推出了“80岁以上独居老同志帮扶机制”“老同志一对一联络机制”“离退休老同志免费上门维修长效机制”等一系列“映初心、办实事”的暖心举措,着力解决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高校家属区独居老人多。急老师所忧所盼,天津大学着力推进“80岁以上独居老同志帮扶机制”,落实专项经费,建立学校、学院、社区三维工作网,通过一件件实事,将党和政府爱民之情传递给离退休老师。通过走访摸底,天津大学掌握了所有80岁以上独居老同志的基本情况,为他们提供亟需的保洁服务、维修服务;还建立了“一人一位联络员”制度,为每一位80岁以上独居老同志确定了一名在职同志做联络员,建立了联络员微信群,随时联动做好帮扶。此外天大盘活自身资源,学校离退处、医科办、医学部联合制定了“银发健康专家咨询门诊”工作方案,为老同志们的健康提供及时服务。聚焦老同志现实需要和个性化服务需求,离退处和后保部从今年始计划每年5月和10月开展“暖心服务月”,集中免费上门为居住在天大家属区的离休老干部维修维护门窗、家具、水电等项目,解决老干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今年5月份已免费上门为老干部维修门窗、电路、家具等近百次,受到老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郑东图书馆党史学习专区
学校还充分利用校领导午餐会、工作开放日、校长信箱、教代会学代会提案、“四联双谈”联系基层特色制度、网上校务专区、报修热线、“吐槽大会”、文明校园监督岗等沟通平台,全心全意倾听师生意见,及时了解师生的“急难愁盼”。就业指导中心推进“市场拓展安心工程”,为学生提供充足、高质量的岗位选择;郑东图书馆打造让师生心旷神怡的“文化休闲区”;后保部开展活动让师生带一抹“北洋春色”回家……“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将学习成果转化到办实事、开新局的实际行动中,师生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从一件件为民排忧解难、有效落地的‘实事’中而来。天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通过一件件实事,将党和政府爱民之情传递给师生。”天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校长金东寒表示。
(本版图片提供:刘延俊)
(本版刊登于2021年7月5日《天津大学报》第4版 责任编辑 李丹 学生编辑 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