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央广网:天津大学白敏冬教授牵头重大项目入选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发布时间:2024-06-07    

央广网天津6月6日消息(记者张强)6月5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京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由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白敏冬教授牵头的陆海水域藻华与微小有害生物高效绿色防控新技术装备及工程应用成功入选。

船载·OH应急处置技术装备系统(央广网发 天津大学供图)

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驻华代表涂瑞和分别致辞。联合体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介绍了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情况,他指出,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的社会影响力逐年提高,今年的十大进展更具有广泛代表性,包括水、气、土壤、固废、海洋等,也包括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决策研究等。

当前我国陆海水域藻华与微小有害生物灾害严重威胁了海洋生态系统安全,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其高效绿色防控已经成为国际性难题,目前尚没有成功范例。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白敏冬教授牵头的陆海水域藻华与微小有害生物高效绿色防控新技术装备及工程应用以典型陆海水域——福建省九龙江流域-近岸海域(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为示范区域,实现了流域藻华、海水养殖动物寄生虫病和海洋赤潮灾害防控的工程科技创新。

据了解,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在中国科协指导支持下成立的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由生态、环境、气象、地学、海洋、水利、农林等跨领域全国学会、行业领军企业、代表性科研机构和公益组织发起。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是由两院院士、联合体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荐,由13位院士组成评委会评议投票产生。今年是连续第5年开展。2023年度入选的进展内容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在引领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鼓励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央广网:https://apicnrapp.cnr.cn/html/share.html?id=29247777

(编辑 刘延俊 贾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