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大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及项目式教学改革建设点论证会
发布时间:2020-10-22    

本站讯(通讯员 刘坤 张志金)为全面落实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2.0,构建完备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体系,10月19日,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及项目式教学改革建设点论证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巩金龙出席会议并致辞,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冯亚青、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世斌、精仪学院院长曾周末、海洋学院院长翟京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斌、学工部副部长柳丰林等专家参会。13个学院(部)新申报平台及项目的主要负责人70余人参会。新工科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原续波主持会议。

巩金龙致辞

巩金龙致辞,他首先对各位专家百忙之中参加论证会,为新工科建设把脉问诊、打磨提升表示感谢。他指出,天津大学近年来持续开展新工科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从新工科建设“天大行动”到“天大方案”的迭代与创新。针对未来新工科建设推进工作,巩金龙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增强新工科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近期,教育部印发了一系列关于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文件,如《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等,明确了新工科建设的若干个关键点,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各高校新工科建设呈现百家争鸣的新态势。我们要精准把握、科学研判新工科建设的系统环境,持续推进新工科建设往深里走、往实里去,实现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在系统性、高挑战度经典知识体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团队协作的有挑战性的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学校新工科建设再上层楼。二要全面落实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今年6月,学校发布“天大方案”2.0,既是基于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的探索性经验对自身的主动迭代创新,又是对后疫情时代的积极回应。方案提出了4个方面12条关键举措,整个方案的创新理念、改革举措是科学的、领先的,关键要看成效、看落实。学校提出了“差异化、梯度式”新工科建设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尊重各学院(部)的学科专业特点、办学基础和优势特色,提出构建三层次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差异化、梯度式的推进,要使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2.0条条有落实、句句有回音。三要持续优化新工科建设生态。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等工作,将新工科建设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培养体系到培养模式到质量保障,形成完整的闭环,最终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成效上。要注重新工科建设的系统性,将新工科建设与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分流、书院制管理、毕业就业等工作有机融合,将新工科建设落实到招生方案、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本研贯通等具体的人才培养举措中,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及项目式教学改革建设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长效机制,真正发挥新工科撬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战略作用。

专家团队论证

各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主要负责人分别从定位、建设目标、建设任务、体系建构、实施模式、建设路径、资源保障、预期成果等方面汇报了平台建设方案,并从工作目标、设计方案及可行性、项目计划及预期成果、支持措施等方面汇报了依托该平台实施的项目式教学改革建设方案。围绕“天大方案”2.0,“智慧化工”“智算未来”“芯片微系统+”等平台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广泛探索项目式教学、融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等。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汇报,并详细评阅了材料,从国家战略需求、学校整体规划、建设方案科学性和可行性、预期成果可达成性等方面对各平台及项目进行了全面、客观、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意见。

各平台汇报方案

据悉,为将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2.0落到实处,天津大学启动了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及项目式教学改革建设工作。各学院(部)申报了校、院、专业近20个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60余个项目式教学改革建设项目。专家组将面向各平台和项目进行专题反馈,持续改进建设方案。

(编辑 赵习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