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这既诠释了严格律己的内涵要求,更阐明了慎独慎微的极端重要性。慎独慎微不仅事关党员干部个人的品行修养,更事关党的事业和形象。
自古以来,先贤们就倡导慎独慎微的自我约束精神。《礼记》记载:“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尚书》也有“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的告诫。历史上的清官之所以清,就在于重小事重小节。唐朝白居易做杭州刺史,返乡时,为自己做的一件“小事”倍感羞愧:“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保持这种慎独慎微的操守,必然能保持为官的清廉。
慎独慎微是我们党对党员的一向要求,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在严明纪律约束下,自律意识、表率意识明显增强。但也有少数同志做得还不够彻底,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遵守党纪党规大的方面做到就行了,私底下、无人时、“八小时”之外属于“个人时间”,说点什么、做点什么,不可苛求。有的甚至以“水至清则无鱼”为自己搞不正当的礼尚往来开脱,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还想收个红包、弄点礼物什么的。正是出于这些想法,个别人八小时以内还能守纪律、讲规矩,但在远离组织、无人监督的时候便放纵自我,心有异想、行有妄动。毫无疑问,这些言行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显然是很不合拍的,在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下对个人也没有任何好处。
“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独慎微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外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只有修好这门“必修课”,慎独慎微、严以律己,才能成为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自己的思想上构筑起一道防线,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同时做到时刻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怎么做的,自己就怎么做,用实际行动体现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思想上矢志追随、政治上绝对忠诚、情感上信赖拥戴、行动上紧紧跟上,绝对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要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注重”作为加强党性修养重要内容,注重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从自己做起,从亲属和身边人管起,有效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防护网;注重在选人用人上把好方向、守住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带头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注重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坚持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注重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对党忠诚老实,决不以任何借口拒绝监督。另外还要给自己高悬起法纪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用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来检视自己的言行,坚决不踩规章的“红线”,坚决不越纪律的“底线”,坚决不闯法律的“雷区”,扶正袪邪,洁身自好,做到“不畏人知畏己知”,真正从内心深处筑牢党性修养的精神堤坝。
来源:中国干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