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3日 05版
天津大学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现场
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北洋广场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天津大学】
院士专家登上讲台,精彩的报告座无虚席;思政教师骨干“加餐”四场专题备课会,只为第一时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宣讲会、传达会、座谈会传达思想精髓要义;展览演出、主题党日精彩纷呈,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连日来,天津大学全校师生和教职员工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要在全面上下功夫、要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更要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使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充盈育人空间。”在天津大学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上,党委书记杨贤金表示,全体师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实事求是”的校训,坚守天大品格、潜心立德树人、勇攀科技高峰,发挥一流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贡献“天大力量”。
掀起学习热潮,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以来,天津大学第一时间向全校干部师生传达会议精神,迅速制定印发《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要求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刻认识大会主题、深刻认识主要成果、深刻认识实践成就、深刻认识理论遵循、深刻认识使命任务、深刻认识战略部署、深刻认识重要保障。”精彩的图片、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院士科学家讲思政课首场巡讲报告会上,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勉励同学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天津大学面向全校广大干部师生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专门培训。在教工党支部书记“三强工程”研讨班上,杨贤金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努力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为题作开班报告;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近百次专题学习研讨;校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各院级党组织书记深入到所联系的师生党支部领学、导学,开展各级各类宣讲。
“2022年夏天,我结束了在甘肃的支教工作,这让我对脚下的土地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现在作为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团长,我希望能够结合自身经历的‘小切口’,讲述‘大时代’,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红色基因传承好!”管理与经济学部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生田烁说。学校创新学习形式载体,举办多种“沉浸式”学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师生主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还开展“走进大装置 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等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和青年学生将党的二十大学习成果转化为奋斗动力。
打造思政“金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说,“在天津大学,我们秉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育人理念,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价值塑造,为青年学生第一时间解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解学生思想之渴。”
“当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们要如何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与分析,如何在变化中把握本质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瑞婷结合党的二十大的新观点、新提法,细致讲述十年伟大变革、党的中心任务战略安排,认真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形势与政策》课程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来讲述中国外交。《自然辩证法概论》围绕研究生们关注的就业、教育话题用丰富的案例阐释重要论断……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天津大学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集体学习研讨,每门思政课近期都要讲授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人人门门”全覆盖,同时还应像“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那样融入教学过程始终。
思政课堂之外,天津大学每一个专业都增开了导论课程,让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什么、为什么学。专业课教师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中,帮助学生入耳入眼、入脑入心,培育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法学院成立了国家安全与法治研究中心,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开展高端学术研讨;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是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老师们将大会报告摘要英译和时政素材融入课堂英文表达练习,既讲授了翻译理论和技巧,又宣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化工学院制定“师友计划”实施方案,为四个本科年级的卓越班、领军班学生选聘54位“师友”导师,其中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的有29位,以“大师引领”有力支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王鹤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党的二十大报告时,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深入解读。他将中华传统文化设计融入课程训练,训练成果获得“互联网+”国赛本科学创意赛道金奖,王鹤说:“快速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就要把这些思想精华冒着热气讲、带着温度说,才能深入到学生心里,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落地力求实效,勇攀创新高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金东寒指出,“天津大学是以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一直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学校正在大力推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引领新工科建设,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新工科到底“新”在何处——多学科交叉融合、产教深度融合、课程体系与众不同、教学方式新颖独特……2022年8月,天津大学入选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高校名单,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企业开展合作,为国家培养能够解决储能产业“卡脖子”技术的人才。“储能技术”也成为天津大学首批建设的6个校级学科交叉中心之一。在《创业实战训练》课堂上,学生是中心,老师是助教,创业企业家是主讲。学生甚至“足不出校”就能得到天使投资——化工学院博士生李双阳是“互联网+”大赛、“创青春”大赛双料金奖获得者,他的“体内精准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项目获得由天津大学校友发起的创投基金的融资。
在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建设中,天津大学研制的“无人碾压机”风雨无阻地连续工作;在天宫二号,天津大学研发的“在轨脑—机交互系统”开启了太空脑—机交互实验;脑机接口专用芯片、时间复用量子信息纠缠技术、人造胰岛水凝胶外衣、金银纳米抗癌机器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认为,天津大学师生始终保持着对时代命题的高度关注和深邃思考,并付诸实践。
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施工现场是一片红色的海洋,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装饰起来的“中国红”装点着热火朝天的工地。在施工现场和大家一起观看直播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天津大学教授韩庆华听完报告后激动地说:“我们坚定自信、勇于创新,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将近76000平方米的土建工程建设,并攻克多项施工与工艺技术难题。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再写国之重器新辉煌!(本报记者 陈建强 刘茜 本报通讯员 焦德芳)
增强历史主动 永葆科教初心
作者:杨贤金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统筹安排、一体阐述,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指明了三者对于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迫切需要一流大学的引领和支撑。科教兴国是中国大学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大学的重要特色。天津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矢志践行科教兴国的初心使命,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贡献。
一是主动探索“一流大学”中国范式,为科教兴国做好有力支撑。科教兴国的根本要靠人才,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要靠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赋予了高校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时代责任。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不能简单照搬国外大学的模式和标准,必须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路,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立足新时代,天津大学将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和各方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办好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遵循教育“四为”方针谋划学校发展,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好党和人民的事业;扎根中国大地发展,引导师生立足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国情,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聚焦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贡献自身力量。
二是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人才强国提供不竭动力。大学是立德树人的地方,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进一步强调了立德树人这一高校的立身之本。大学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面向新征程,天津大学将始终把“家国情怀”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首位,以科学理论为本铸魂育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穿、有机融入思政课,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引导全校干部师生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价值塑造为纲启智润心,巩固和拓展“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成效,发挥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育人作用,从专业认知、生涯规划等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学生自觉肩负起“强国一代”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主动分析未来国家对人才在综合素养、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需求,不断修订和完善培养体系。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建设,探索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培养国家急需的卓越工程师。
三是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强国提供智力支持。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担当新使命,天津大学将“为党分忧、为国担当”作为谋划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足国家需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创新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超前谋划布局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提前布局科学研究平台。深化“强工、厚理、振文、兴医”学科布局,发挥好学科交叉中心作用,广泛建设学科交叉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等高水平重大科技平台,努力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策源地;锚定“四个面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聚焦“卡脖子”技术,持续深化有组织的科研,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行原始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建设好合成生物学、医工智能交叉研究、地震工程基础研究、地球关键带国家科学观测研究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接国家战略引育科技创新力量,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加大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大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天大力量”。(作者:杨贤金,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服务国家需求,奋力实现储能技术新突破
讲述人: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副主任 邹吉军
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以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为主的新兴能源技术迅速发展。储能技术是未来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将深刻影响国家未来的能源结构和能源安全。现在,天津大学正在积聚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建设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我们以解决“卡脖子”难题、技术产业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任务,希望通过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形成科研项目“蓄水池”,建设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攻关为一体的完善体系,实现储能材料、器件、装备到系统的全面技术突破。
我的团队正是这个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组成部分。在储能平台建设中,我们积聚了天津大学电化学、新材料、氢能、智能电网和储能经济与政策领域的优势力量,打造了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的师资队伍,形成能源领域的“大团队”。我们从研究人员队伍上打破传统理念,在共同承担重大研究任务、共同攻关重大问题、共同服务社会的基础上,推动技术、理念和机制的不断革新,瞄准国家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希望产出一批能够解决储能产业“卡脖子”问题的科技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大力发展清洁氢能产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等问题,绿氢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载体,可实现能源的削峰填谷调频,因此绿氢的高效制取与利用对于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尤为重要。作为长期关注航天燃料与氢能技术的学者,目前我和我的团队也正利用在航天燃料合成及应用研究方面积累的催化剂及反应工程优势,在可再生氢能的制取与利用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以期实现绿色低碳储能技术的新突破。
我现在所作的科学研究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水分解制取绿氢,通过加氢反应等将氢气存储在可常温运输的液体燃料中,在用户终端通过脱氢反应等将氢气释放出来,通过燃料电池将氢高效转化为电能,形成“制氢—储氢—供氢—用氢”的可再生氢能源体系。这项研究是氢能走向大规模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团队已经在水分解制氢、液体有机化合物储氢及供氢、氢燃料电池等高效催化剂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开发了相关反应技术,与企业合作建设了每天存储和供应百公斤级氢气的示范装置,我希望在未来能够形成完整的氢能制取与利用技术,并获得应用。
今后,我们团队将充分利用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继续以加强储能领域人才培养、加快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目标,聚焦可再生氢能的制取与利用的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重点突破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瓶颈问题,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本报记者刘茜、陈建强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01/03/nw.D110000gmrb_20230103_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