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中央、教育部、天津市分别就“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下发了文件。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于2015年底经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出台了《天津大学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学校专门成立了天津大学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实施学校有关意识形态建设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制,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两位“一把手”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采取席位制,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部。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又完善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领导结构,专门成立了思政课领导小组和专项督导委员会及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学校党委、纪委负责同志到政治理论课堂听课监督制度。目前,学校已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 中央59号文件出台后,学校狠抓落实,特别是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制定了《天津大学推进宣传思想工作重点任务落实的工作方案》。按照中央59号文件精神,学校梳理了5个方面20个类别70项重点任务,制定了重点任务分工一览表,明确有关部门责任。按照工作计划,各单位对照文件要求,对现有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并深入开展校内外调研,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制度建设,新制定、修订制度30项,规范工作流程16项,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制度体系。
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学校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组织和推动;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推动完善院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层层传导,压实责任。
2017年学校举办高水平理论辅导报告
同时,学校党委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能力。2013年以来,学校党委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80次,参加理论辅导报告会34场,校领导带头完成了“三个一”学习任务(精读1本书、精讲1堂党课、精写1篇学习体会),深入基层开展示范党课和讲座报告180余场,10余篇理论学习成果发表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等报刊上。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
坚持思政引领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突出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向引领作用 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我校积极探索构建“家国情怀”通识教育体系,以家国情怀激发成长动力,坚持不懈抓实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塑造的核心内容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教师在潜心用心、以心交心中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积极探索思政理论课研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贯通一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锻炼,以“关注一个社会热点、分析一个社会事件、搞一项社会调查、提一项有益措施”为主题,每年组织900多支学生实践队深入开展社情民意调查;长期加强学生党校和团校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史党情、国情社情和时事政治教育,每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万余人;实施课外实践教育课程化学分制,构建了“创意-创新-创业”完整实践教育体系,启动本科生自主科研实践计划等,鼓励学生在实践锻炼和科研探索中找准人生定位、确立正确目标。近3年,全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和国家重点行业、重要领域就业比例达到近60%。
突出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 学校坚持“以师德之优创天大之优”,围绕“忠诚不倦、业务精湛、挚爱学生、率先垂范”的目标,细化师德评价标准,完善并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强化教师的师德责任;注重加强青年教师师德教育,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开展岗前教学培训和教学跟踪督导;建立了青年教师联谊会、青椒沙龙、优秀青年教师暑期实践营等10余个平台,下大力气为青年教师成长服务;构建党建工作新媒体网络平台,推动理论宣讲团走进支部,切实提升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连续多年开展“三育人”标兵、“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评比,让学生的评价成为老师心目中的最高荣誉,涌现了大批先进个人和典型。
2013年新入职青年教师专题报告会
突出文化育人潜移默化作用 天大经过120余年的办学积累,形成了独特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储备,“兴学强国”的使命、“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成为学校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家国情怀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学校积极推进系列校史教育,制作《大学之道》《十八罗汉》等系列文化产品,排演话剧《醒世惊雷》《侯德榜》等精品力作,开展师德立项、“天大故事”征集等活动,鼓励全校师生挖掘历史和身边的故事,自觉成为天大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学校积极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加强学风建设和诚信教育,学术道德规范讲座被纳入博士生培养的必修环节,《诚信课》成为本科生入学后的必修课程。学校依托重大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依托北洋艺术团、“北洋大讲堂”等开展人文艺术教育;依托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王学仲艺术研究中心打造文化研究高地;依托“北洋文化节”、“天大·海棠季”等活动传播优秀校园文化,共同营造了天大繁荣丰富、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师德立项 出版了《18罗汉》
《天津大学报》杨敏专版
坚持因势利导 抓住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积极探索舆情汇总、研判及引导机制 学校通过网络舆情监控、师生思想动态调研、互动交流等方式建立日常舆情收集汇总机制。其中,“辅导员谈心工程”和“重点学生工程”成为学校与学生沟通思想、赢得信任的重要手段及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的基础工程。学校建立舆情研判机制,宣传部牵头定期组织舆情研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加强信息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建立舆情引导机制,特别是利用校园网站、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思想疏导。学校一方面不断加强官方媒体自身建设,发及时之声,树立权威性,自2004年起建设求实BBS “校务专区”,与师生进行了有效沟通;另一方面发正面之声,鼓励知名教授、干部用自己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在新媒体中引导师生;持续加强“天外天”网站建设,新闻采编、发布和评价均由学生骨干完成,目前新闻日访问量高峰时约40000人次,树立了学生自己的新闻品牌。
学校主页的科研分享栏目
官微获评2015最具影响力新媒体10强
坚持“内容为王”,占领新闻舆论阵地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构建全媒体融合的新闻宣传工作体系和新闻舆论阵地,围绕“学校、学术、学者、学生”,加强海内外新闻宣传,塑造“学术天大”和“人文天大”的形象。近年来,党委宣传部推动“头版头条工程”建设,在中央级媒体上推出《天津大学:讲师也能当博导》等一批反映学校重大改革举措的报道,展示了“海燕水下滑翔机”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传播了“10年捐资助学的九旬教授杨恩泽”等一批师德榜样;充分发挥“两微一端”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与校外主流新媒体平台建立良性互动,校庆期间反映“天大人”故事的报道《天大的事》转发及评论均超过10万+;积极拓展海外新闻传播平台和渠道建设,实现校内英语新闻的直接采编,与中国日报(China Daily)等国内主流海外宣传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继续发挥《天津大学报》、电视、广播、橱窗等校内传统媒体导向作用的同时,把握时代特点,主动出击,从天外天网站、“求实BBS”到网上党校和党建社区;从“天大青年手机报”到官方微博微信,学校始终密切追踪移动终端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覆盖全局的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天津大学新媒体获评教育部“2017年度教育政务新媒体综合力十强”。
天外天网站首页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在加强话语权和国际传播方面积极作为 我校以“四个全面”重大问题为导向,着重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指引力度。十八大以来,我校获批生态文明、文化传承、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社科重大项目12项,获批教育部科技委“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基地,牵头成立了“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加强“天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建设,改革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对咨政优秀成果进行奖励,对智库平台、智库项目进行重点支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合作,依托3个海外孔子学院、国务院“华文教育基地”(2001年获批)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效结合,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传播中国文化的新方向。
坚持着眼长效 抓实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
抓好关键环节,强化教育教学主渠道作用 天大严格课堂教学讲授纪律管理,上世纪 90 年代初,即建立起教师岗前培训、教学验收和教学跟踪制度,坚持 20 余年未间断。学校坚持对教师上讲台前培训和上讲台后教学跟踪督导,对其既讲授教学方法,又传授如何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同时,学校还加强制度约束和导向,制定了《天津大学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和处理暂行办法》,使广大教师切实把握好“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要求。
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阵地管理长效机制 4年来,学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阵地管理的各个环节,先后修订、制定了《天津大学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办法》《天津大学新闻报道管理办法》《天津大学官方网站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10余项,不断完善并严格落实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一会一报制度,校园各类媒体、宣传设施信息审核发布机制,校园安全稳定、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的联动机制,涉外科研项目管理和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的审批制度,外籍教师聘用管理制度等。
重点加强网络安全检测和新媒体管理机制建设 学校进一步加强对校园网站管理和内容监管,制定下发了《天津大学校园网站建设与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宣传部、信网中心为主要负责单位,第三方安全测评机构共同参与的新型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在做好日常巡查和定期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明确了网络的管理和责任分管,制定应急反应预案,确保网站内容安全;加强新媒体的管理和联动机制建设,下发了《天津大学校园新媒体管理办法(试行)》,并对全校以天津大学名义开设的75个微信账号、167个微博账号、10个APP客户端进行了梳理备案,明确了责任人与运营者,同时为新媒体内容管理提供了依据。
聚焦人才培养,统筹推进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学校要求党政干部密切联系基层、联系学生,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子,对大学生的成长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思政课专任教师,学校在招聘面试时设置了谈话环节,对思想不过关的人员实施“一票否决”;在职称评定时注重考核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教学质量评价优秀的教师才能晋升教授;积极为思政课教师研修、学习等创造条件,2013年以来,学校每年选派10余名教师参加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等各类培训,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水平。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对他们加强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专业技术职务单设“德育系列”,单列指标、单独评审。近年来,多人获全国和天津市优秀荣誉。辅导员队伍有51人具备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19人具备职业指导师资质,5人具备全球职业咨询师资质。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班导师,班导师每学期都要填写《本科生导师工作记录表》,每年进行一次工作考核。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依托,构建“五位一体”工作体系,建立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015年新入职辅导员培训开班仪式
打造“人人、时时、处处”的育人格局,赢得学生信赖 高校思想教育的优势和特点是,人人、时时、处处皆可为教育之事。学校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发挥机关干部、后勤员工、离退休老同志等全员育人作用。一批七、八十岁的离退休老同志仍然活跃在学生教育的一线;一批默默无闻的清洁工、楼管员也成为学生“身边感动的人物”;一批党性强、能力强的干部成为培育青年学生领导力的“导师”。学校深入推动“辅导员谈心工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职业发展咨询辅导室、学生学业辅导站等,加强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深度辅导,将细致入微的关爱送到学生身边。
(本版稿件由宣传部提供 照片由宣传部 学工部 人事处提供 刊登于2018年10月15日《天津大学报》第三版 编辑 李丹)